2010-01-08 16:10:09| 分类: 默认分类 | 标签: |字号大中小 订阅
周恩来,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外交家,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,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。他,原藉浙江绍兴,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,1976年1月8日,在北京病逝。
周总理的一生,是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的一生。在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,在多次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历史转折关头,为挽救党、为党的事业的继续与发展,他起了极为重要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。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,他的品德、人格、风范、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。
最先知道周恩来,是在家中堂屋正中的墙上。爸爸告诉我,那个目光炯炯、英气逼人的就是周总理。后来,从小学课本里,读到了《周总理的睡衣》《一夜的工作》,《十里长街送总理》……了解到总理的生活是多么俭朴,工作是多么劳苦;更知道了总理在全国人民心中神圣的不可替代的地位。在后来成长历程中,阅读到有关总理的文字越来越多,总理在自己心底的影象也越来越高大。
小小年纪的周恩来,面对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租界现象疑惑不解,询问伯父的同时,悄悄思量;面对校长的提问铿锵有力地回答: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,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,令同学震惊,教师动容!
青年时期,为寻求真理,他远渡重洋,虽历经坎坷,依然意气风发。他说:“一帆风顺是不能磨练人的。”正是有这样的意志,他才能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,不屈不挠地学习、工作。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,留学日本;1919年回国。五四运动中,在天津组织觉悟社,从事反帝、反封建的革命活动。1920年去法国勤式俭学,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。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、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。时年,他23岁。
1924年,周恩来回国,任黄浦军校政治部主任。并在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。在北伐、长征中,面对剧烈动荡的时局,他没有留意个人得失。他说:“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,不需要流泪的悲哀,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,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,一直向前努力,一直向前斗争!”
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,他走出陕北窑洞,在西安、在武汉、在重庆纵横捭阖,在一张张诡异莫测的谈判桌前,为民族大义据理力争;在每一个需要大智慧与大勇气的地方,为中国的前途不懈努力。西安事变发生后,周恩来携同博古、叶剑英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,不顾个人安危,飞抵西安,与张、杨共同商讨,并进行与南京方面的谈判。在此次谈判中,周恩来当面向蒋介石说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策,说服蒋认识到内战没有前途,抗战才是必由之路,迫使蒋介石同意谈判条件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,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,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,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。
1945年,赶走了日本鬼子。周恩来又意识到,在赶走了日本鬼子的土地上,和平并没有立刻到来。他毅然返回陕北,辗转于枪林弹雨中;在新中国的地平线上,百废待兴,他鼓励大家:“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,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。”在他的鼓舞带动下,大家士气高涨,开荒种地,干得热火朝天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南宋诗人陆游的这句诗说的是深入实际,亲身实践对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性。新中国成立后,做为国家总理,周恩来日理万机,纵横寰宇。为了解民意,掌握真实情况,为管理决策提供帮助,更好地为人民服务,周恩来几十年如一日,到群众中去,深入实际,调查研究,事必躬亲,祖国的大江南北,城市乡村,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。“旅大”级导弹驱逐舰、北京第一棉纺厂、新疆石河子农垦区、北京十三陵水库、湖北荆州大堤、开滦煤矿……哪里都有周总理矫健的身影,亲切地笑容。他还亲自到医院看望伤病员,同科学家们亲切交谈;在云南西双版纳,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。他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,与孩子们亲切交谈。做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家,他出访各国,会见各国友人,有礼有节,不卑不亢。在他的身上,体现了中华民族诸多的优良传统。他不仅是一位公认的美男子,更是一位谦谦君子!
文化大革命中,周恩来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精神,面对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,忍辱负重,砥柱中流,尽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,苦撑危局。他说:“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,以人民的疾苦为忧,以世界的前途为念。”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,他又事必躬亲。他说:“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,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。”
不管是战争时期,还是和平时期,周恩来都是毛泽东的得力助手。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:“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,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;如果没有周恩来,就会烧成灰烬。”可见,周、毛二人在新中国的历史上,作用是相得益彰的。
周恩来的一生,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!是辉煌的一生!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,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,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!他无儿无女,却又有许许多多的儿女!他的离去,使多少人流下伤心的泪水?他无私忘我的精神,世世代代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!
1月8日,敬爱的同总理逝世的日子。这样一个雪花纷纷的季节,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日子。让我们共同缅怀周总理,祝愿他在另一个世界里一切安好吧!